曬娃警報:過度分享可能帶來哪些意想不到的後果?
當一個小生命呱呱墜地,家長們的心裡無疑充滿無盡喜悅與期待。而看著孩子一天天地成長,每一個小小的進步不僅讓人欣喜不已,在社群媒體發達的時代下,更使得許多家長樂於將孩子小至嬰兒時期的可愛模樣,大至孩子在校園裡茁壯的精彩表現,藉由如同時光相簿的社群媒體,隨時記錄下珍貴的成長歷程。雖然大多數的主要照顧者認為這是一種單純記錄家庭生活的方式,但隨著社群媒體的普及和「曬娃」現象日益普遍,外國媒體產業亦結合「Share」(分享)和「Parenting」(育兒)兩個詞,孵化出「Sharenting」這個新穎的詞彙,並用以描述父母習慣性使用社群媒體分享子女生活或照片的行為。而該詞彙更因使用量大幅增加,在2016年被「Collins English Dictionary」(柯林斯英語詞典)評選為該年度十大詞彙。
依據世界著名醫療機構Cleveland Clinic(克利夫蘭診所)所撰寫的「Sharing Isn’t Always Caring: The Risks and Dangers of ‘Sharenting’」,以及電腦安全公司Kaspersky(卡巴斯基)執筆的「Sharenting: What parents should consider before posting their children’s photos online」等文章,裡頭提及:家長會在網路上分享孩子的照片、影片、個人故事或生活更新等敏感資訊,大多數都是出於善意,因為他們為孩子感到驕傲,希望其他人也能看見孩子可愛的一面,又或者是想要為孩子建立一個的數位成長歷程檔案,以方便日後隨時回顧或重溫珍貴回憶,也可能是想和親人保持聯繫,透過社群媒體讓遠在世界各地的朋友和家人,一同參與孩子的生活或自身的育兒之旅。
所以「曬娃」沒有任何的優點嗎?事實上這對初次養育孩子的新手爸媽也是一個很好的資源,不論是需要發洩壓力、宣洩情緒,抑或是尋求建議,線上社群、論壇與應用程式等,都能夠幫助他們與其他父母建立友誼。同時倘若孩子患有罕見疾病,家長也可能希望藉由資訊揭露的方式,以此提高社會大眾對於疾病的認識或幫助面臨相同狀況的家庭。這些都是正向或令人欽佩的目標,但要是家長陷入過於頻繁發佈孩子詳細資訊的陷阱,這種情況則被稱為「Oversharenting」(過度曬娃)。而為人父母的我們,又該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有落入過度曬娃的陷阱裡呢?由安全軟體提供商Norton(諾頓)所創作的「Sharenting and knowing when you’ve shared too much」一文裡,即提供了以下範例幫助你進一步思考喔!
- 在社群媒體上發佈孩子的每日動態,包括照片、影片、個人故事或生活更新等日常生活詳細資訊。
- 在部落格介紹孩子的學校活動,並分享他們的位置,以及有關老師和同學的具體詳細資訊。
- 發佈有關孩子的重大事件,毫不在乎社群媒體累積了多少追蹤者,以及不關心究竟有多少敏感資訊是可供追蹤者或其他使用者公開獲取。
&網路新國民小提醒:分享育兒是現代父母表達喜悅的方式之一,但既能帶來歡樂,也可能伴隨著許多風險。當你按下「發送鍵」,允許熟人和陌生人查看孩子的圖像後,它所吸引到的人或是傳播程度,可能比你想像中的要更多、更廣。在未取得孩子或其他家長的同意下,過度曬娃不但有可能會侵犯兒童隱私,同時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你認為可愛的一面,可能會讓孩子因此感到尷尬,失去對個人資訊、隱私、自由意識或自我認同的控制。而發佈過於具體詳細的個人敏感資訊,不僅可能使他們容易遭受現實世界的危險,在網路上也可能遭到濫用、身份盜竊,以有害的深度偽造或其他數位處理技術扭曲影像,最終圖像出現在未知或未曾想到的網站上,進而引來不受歡迎或不必要的關注及接觸,如:成為網路詐騙、網路霸凌、網路誘拐的目標。因此,在發佈孩子們的成長點滴前,請務必平衡好分享的樂趣與潛在的風險喔!
參考資料來源:
Top 10 Collins Words of the Year 2016
Sharing Isn’t Always Caring: The Risks and Dangers of ‘Sharenting’
Sharenting: What parents should consider before posting their children’s photos online
Sharenting and knowing when you’ve shared too much
KidsHealth丨Screen Time - The Basics Sharenting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