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mie老師:【實戰分享】從無聊到自主:簡單步驟提升孩子自律能力
【實戰分享】從無聊到自主:簡單步驟提升孩子自律能力
自律能力是一種能讓人主動控制行為、達成目標的能力。
對孩子而言,學會自律能幫助他們掌握時間管理,並探索真正的興趣。
然而,許多家長害怕孩子感到無聊沉迷3C,總是安排滿滿的行程,卻忽略了「無聊」也是成長的契機。
讓孩子學會自律的第一步,就是讓他們體驗空白時間的價值,學會安排並創造有意義的活動。
以下是我在家庭中如何幫助孩子培養自律的經驗分享。
如何引導孩子自主安排生活
我有一雙高年級的兒女,平日晚上與假日通常是空白時間。
他們當然也會吵著要玩電腦,以下是我讓他們養成主動學習與自律的方法:
1. 制定明確的3C使用規範
適時使用3C而非抽離,設置每日的使用限制:
- 電腦或手機:每天30分鐘,僅限早上8點至晚上8點。
(依據家庭狀況不同可所有調整)
時間就像披蕯一樣,我告訴孩子將時間切分成學習和娛樂,每天完成一點學習任務,再享受遊戲時光,一舉二得。
2. 任務兌換機制
我們實行「完成任務兌換獎勵」:
- 基本家事任務:例如哥哥一三五洗碗,妹妹擦桌子,二四六則互換,未完成則不能使用基本電腦時間。
- 額外任務加分:主動找有興趣的事學習,例如做卡片、組裝創意樂高等、或家事任務,如摺衣服或拖地,可在假日換取額外的3C遊戲時間。
上述的獎勵不一定要以3C遊戲時間做為獎賞,而是要找出孩子最在意或最喜歡,能夠驅動他們的事物來設定。
從低年級到高年級:逐步培養的策略
1. 低年級:以習慣養成為主
低年級孩子可透過強化規範來建立基礎習慣:
- 主動可以換取獎賞:例如主動收拾房間,就可以看喜歡的卡通。
- 適當引導:在孩子完成任務時,給予適時鼓勵,例如「你剛剛很主動,所以多讓你看5分鐘」。
2. 高年級:以溝通與參與為主
高年級孩子具備更多的認知能力,因此可以:
- 共同制定規則:事先討論好獎懲制度,減少雙方負面情緒。
- 任務計畫表:讓孩子規劃自己的任務表,並與家長溝通調整,學會主動抽離,提升自主性。
善用數位工具,輔助孩子培養自律
現代科技能有效輔助家長管理孩子的3C使用:
- Family Link:設置手機使用時長,設定並記錄使用內容。
- Microsoft Family:監控電腦的使用內容,設定每日時間限制。
- EyeLoveU:提醒孩子適時休息的軟體,避免過度使用電腦。
這些工具可減少衝突,也幫助孩子逐漸養成自律習慣。
空白時間的重要性
讓孩子學會自律,不代表每分每秒都要安排任務。相反,空白時間是培養創造力的重要契機,當孩子說「好無聊」時,問問他們:「除了3C,你想做什麼?」,平時多觀察他們的興趣,提供工具學習資源,讓他們得到學習的成就感。
慢慢地,孩子就能在無聊中找到興趣,提升獨立思考與創造力。
培養自律讓家長與孩子共同成長
幫助孩子學會自律,讓他們了解要學會自我控制使用3C,而不是被3C控制。
作為家長,我們的角色是陪伴孩子在「無聊」中學會探索,在「規範」中學會規劃,最終成為能自主安排生活的人。
以穩定的態度、明確的規則,加上適當的工具輔助,每個孩子都能從「被安排」過渡到「自主安排」,真正掌握自己的生活!
作者:Kemie老師
我是Kemie老師,一位熱愛教育與分享的網站設計專家,也是一位兩個孩子的媽媽。
擁有超過15年的專業網頁設計教學經驗,以及超過20年的自學實踐歷程,我致力於推廣自律學習與兒童程式教育。
我堅信,自律是成功的基石,而科技是學習的最佳夥伴。透過持續練習與探索,我們都能成為更好的自己,邁向自學達人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