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澔:定位軟體的使用不侷限家人、同儕,甚至已延伸至未曾見面的網友
軟體的「授權」
孔德澔律師表示在註冊帳號時,平台應該要提供「個資告知聲明」或「隱私權政策」,告知使用者平台方會使用的個人資料以及確認使用者是否同意。但這些卻經常被忽略,而當我們要註冊帳號時,現在首要跳出的就是「授權」,多數人可能是簡略地看過,甚至根本沒看,就直接按下同意。而這看似微小的舉動,就有可能讓你的個資被他人掌握。
孔德澔律師進一步說明「授權」的範圍,可歸納為兩層面:第一層面是授權「開通」手機硬體的功能;第二層面是授權註冊帳號後「蒐集」的個人資訊。簡單來說,當我們同意授權,等於同意開發商保有使用軟體期間搜集到的「所有」資料。
個資法小小精華
個人資料保護法中有定義什麼是「個資」,廣義來說就是可直接或間接識別該個人的資料,都是個人資料。而孔德澔律師談到現在個資外洩的危機是容易遭到詐騙,其中最值錢的個資是「私人電話」以及「消費紀錄」。另外,個資法中有保障「知情權」,當使用者不再使用某項軟體或服務時,可向企業確認是否存有個人資料,並擁有要求其停止利用或刪除的權力。
工具沒有好壞,端看個人如何使用
以Air Tag為例,現在許多人用在預防寵物走失或貴重物品弄丟,但若今天是將Air Tag直接放在家中失智長輩身上,追踨長輩的行踨,這就有可能違反隱私權及個資保護。此外,現在更多家長是使用各種追蹤工具來掌握孩子行踨,保護孩子的安全。常見的像是手機中的定位共享,或是定位手錶等等,但如果也沒有明確告訴孩子正在被追蹤,這同樣有可能會承擔違反個資法的風險。孔德澔律師認為工具沒有好壞,重點在於工具的「用途」,且一定要取得被追蹤人的「知情同意」,不管是長輩或孩子都是如此,請將孩子視為獨立個體,明確讓孩子知情並獲得同意,再進行追蹤。
青少年將「分享個資」與「信任程度」視為正相關
青春期的孩子開始會注重「隱私」及「自主性」,同時,會對同儕的互動變得極為重視,當身邊的朋友或伴侶提出共享定位或帳號密碼時,青少年可能會將其視為「信任程度」的依據。但孔德澔律師認為這很容易被人以「情緒勒索」控制。他建議家長可以教孩子一些應對情勒的方式,例如當有人跟孩子要求共用帳密時,孩子可以回復對方「爸媽說個資不能給別人,不然對方可能會也法律責任」或「如果有別人拿到我個資,我會懷疑是你給的」等等,巧妙迴避對方的要求。家長必須先讓孩子了解個資隱私對自己的重要性,才能保障自己的個資安全。
小小叮嚀
孔德澔律師提醒除了追蹤定位外,公開他人資料(照片、對話等)也須取得對方同意。同時一定要記住「珍貴的個資留給真實的朋友」以及「將焦點放在事前預防事件發生,勝過事件發生後的提告及求償!」。下次當面對落落長的授權同意書時,也請不要偷懶,記得多看幾眼,保障自己的使用安全喔!
🎧 Podcast<青春怎麼辦>:https://open.firstory.me/user/ecpattaiwan/platforms
對於我們或網路相關議題有疑問,都可以到 Web885 詢問我們呦 ❤
🚩 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web885helpline
🚩 網站連結:https://www.web885.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