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宜芳:失敗的歷程若有親人的親密支持,可為不完美的愛情畫下完美句點!
青少年的網戀世界
根據2022兒福聯盟調查,國中小戀愛比例逐年增加,針對網戀部分,調查顯示有75%的孩子表示會跟「網友」聊天,甚至22%的孩子交往對象就是網友。而蔡宜芳心理師也觀察到許多兒少對於網戀的對象一問三不知,可能只看過照片、知道網路綽號就開始一場懵懂的戀愛。
蔡宜芳心理師將青少年網戀的原因分為三類型:第一類屬於「缺愛型」,因親子及同儕關係不佳、高衝突,孩子就可能投入網路世界尋求慰藉;第二類屬於「少根筋型」,缺乏網路安全意識,如私密照不露臉就可以等;第三類屬於「空虛寂寞型」,因生活缺乏趣味,轉而在網路尋找刺激。
其中以「少根筋型」的青少年最受父母擔心,這類的孩子不會主動跟周遭人分享私事,也毫無風險意識。而面對這樣的孩子,蔡宜芳心理師建議家長,以抱持開放的態度與孩子談「身體界線」的議題,從中了解孩子對於戀愛的憧憬或渴望。與其在事件發生時才阻止孩子,不如在日常生活就開始預防,這樣才能有效降低孩子受傷害。
與青少年談及網戀的「起手式」
兒福聯盟的調查中還顯示,23%的孩子不會讓家長知情戀愛事實,有10%認為家長一定會反對,50%不清楚父母對於戀愛的態度,顯示出大多數家長並不會與孩子談論「戀愛議題」。
蔡宜芳心理師表示自己在面對青少年談戀愛的議題是抱持著「不鼓勵也不反對」的態度,以「開放的態度」接納孩子交朋友的行為,她表示與其限制孩子出去玩,不如建議孩子將朋友帶回家;與其阻擋或拒絕孩子談戀愛,引發親子衝突,不如開放的與孩子溝通,這樣不僅可以掌握孩子與他人的互動狀況還可以維持良好的親子關係。
另外,青少年喜歡與同儕互動,主因是較不會遭受指責也較容易獲得共鳴,因此,蔡宜芳心理師建議家長學習「貼近孩子生活」,不要一味的限制孩子;另一部分是看見「孩子每個小小的好」,將關注點從孩子的缺失轉移至優點;另外,偶爾也可請孩子做家長的軍師,除了可以藉機了解孩子想法外,也可建立孩子成就感,這些才是使親子關係增溫的好方法。
現代青少年的戀愛型態:熱情、承諾
蔡宜芳心理師分享了心理學家史坦伯格(Robert J. Sternberg)的愛情三元論,包含熱情、親密以及承諾。蔡宜芳心理師將「熱情」比擬為愛情的發電機,屬於動機層面,有心動及衝動;而「親密」屬於情感層面,分享生活及感受;最後是「承諾」,屬於認知層面,願意為關係負責,若戀愛中三種元素都符合那就屬於「圓滿的愛」,而青少年多偏向熱情及承諾的組合,屬於「虛幻的愛」。
成為孩子戀愛的軍師
若家長希望孩子願意跟你分享戀愛經驗,那就需要仰賴「親子互動」經驗,當孩子在分享事件時家長是抱持開放的態度,會讓孩子願意更深入的分享,反之,若家長抱持責備、反彈的態度,可能就會使孩子退縮,將家長拒之心門外。蔡宜芳心理師建議家長成為孩子戀愛的軍師,同理青少年想要戀愛的心情,了解孩子的交友狀況,適時的提供建議,也可將曾經的戀愛經驗作為切入點與孩子討論愛情的開端。
青少年談戀愛的優缺點
蔡宜芳心理師認為最直接的優點在於「人際關係互動」,戀愛就是在學習互動、同理以及學習表達感受的過程,同時青少年們也可能會為了對方變得努力、積極,所以家長面對孩子談戀愛時也可以與孩子約定「該做的事要做好」、「學生的本分維持」。
而缺點在於孩子可能會受傷,如爭執後而產生負面情緒及焦慮,以及分手後該如何調適等,都是青少年在談戀愛時所要經歷的挑戰。再者,青少年容易衝動行事,可能思慮不周就輕易再一起,也可能容易被騙或在半推半就下發生性行為。
對於戀愛的優缺點,家長也可以與孩子討論,或許會因此發現孩子認知的優缺點與「大人以為的」有所不同,可以藉此去了解孩子對於愛情的真正想法。
陪著孩子經歷愛情
青少年想談戀愛是渴望獲得被愛、被關心、被呵護的感覺,但其實這些需求並非僅在情人身上可得,在家長及身邊親友上一樣可以取得,當孩子面對失敗的歷程時,身邊的親人可以給予親密支持,說不定就可為不完美的愛情畫下完美句點!
同時,蔡宜芳心理師還分享如何運用「同理心公式」破解孩子的心理防線,同理心公式分為兩個部分:簡述語意以及情感反應。利用這個公式貼近孩子的心,讓孩子感受家長的關心,說不定就會願意坦露心聲囉!
最後,蔡宜芳心理師說到:「青春期的孩子不是難溝通,而是需要家長與他站在同一個陣線!」,所以當聽到孩子談戀愛時,先別急著責備,或許當你抱持開放的心與孩子討論,會收穫意想不到的驚喜喔!
🎧 Podcast<青春怎麼辦>:https://open.firstory.me/user/ecpattaiwan/platforms
對於我們或網路相關議題有疑問,都可以到 Web885 詢問我們呦 ❤
🚩 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web885helpline
🚩 網站連結:https://www.web885.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