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惠文:預防孩子遇到數位性騷擾或性暴力,家長需要知道的事
談到數位性別暴力,您會先想到什麼呢?隨著網路便利性提升,社會大眾及青少年使用網路與他人互動的機會也越來越多,但像是在網路上跟蹤或監視他人、惡意或未經同意散布與性有關的個人私密資料,甚至是未經同意將猥褻文字、影像傳送給他人等網路性騷擾事件也不斷增加。
過往也不斷出現有心人士在網路上利用情緒勒索、給予心理壓力等手法操控青少年,或故意利用性影像傷害對方。更有加害者將影像透過合成、換臉技術製作成色情影片,女性、男性都有可能淪為受害者,而這些性影像一旦外流,便很難被完全移除。
這也讓諸多家長擔憂,日益嚴重的數位影像性暴力問題,到底跟什麼樣的社會文化有關?加害者會採用哪些手段欺騙孩子?
精神科醫師鄧惠文對此便以「女性」做為範例分析,其認為,社會對女性身體主權的看法其實充滿矛盾。過去十幾年來,我們整個社會不斷告訴女性:「要展現自己的外貌、身體,不該吝於表現自身美好的身體」,但當這些清涼、衣著較少的圖片或性私密影像被惡意使用,社會幾乎只給予被害女性極小的同情,有時這類事件在媒體的大幅報導下,導致更多人以獵奇的心態觀看受害人的性私密影像,造成他們的處境更加艱難。
許多網路誘拐、性勒索者,在網路世界取得孩子的信任後,經常會刻意灌輸孩子「大方展露身體」的態度,造成孩子誤解身體自主權的本質,例如若孩子不願傳私密照,加害人可能會用一些惡毒或似是而非的言語攻擊孩子,常見的像是「你是不是很沒自信」、「你很過時、很閉俗」、「你應該要肯定自己、喜歡自己的身體,肯定自己的第一步,就是傳張清涼照給我!」等話術混淆孩子。 或是要孩子傳送私密影像來證明他們忠實於這份情感,於是加害者可能會表示:「你連一張照片都不肯給我,代表你沒有認真投入這個感情!」等類似惡意的邏輯操弄兒少。
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對抗數位性別暴力?
青春期情竇初開的孩子,對於情感關係、愛情,或多或少會有些不切實際的幻想,但無論是家長、孩子,都需培養辨識網路風險的能力。 因此,家長如何和孩子談「尊重」、「同意」,以及讓孩子知道「如何拒絕」、「接受被拒絕」等身心自主界線,便是重要的課題。
鄧惠文建議,我們在面對孩子時,可參考下列四種原則:
1.平等而不威權
避免使用過於權威的教育方式,有時這樣做會導致孩子只會順從、被動配合父母的意見,孩子潛意識會覺得「要聽家長的話,不要讓他們不開心,應該去考量對方的喜好!」 因此在面對問題時的反思能力就有可能較弱。最怕的就是孩子不會拒絕,不確信自己的感覺,這恐導致嚴重的界線危機,甚至把自己在家庭中初始的順從關係,推展到往後的情感關係。
即孩子若不懂得拒絕,相對而言就較有可能遭到加害者操控,例如加害者可能會說:「如果你不傳裸照,你就跟以前那些讓我失望的人一樣!」或「我真是白白看好你了!」用這種剛開始給予自信上的催眠,之後故意極端貶低兒少的方式操控對方。
過往案例中,便有不少孩童曾被這類說法控制,最後孩子連自身的感覺都不太確定。鄧惠文認為,為避免這種情形,父母不應給孩子「你要這樣做」、「不能這樣做」等過於權威、簡化的「二分法」指導原則,這樣除了造成孩子只懂得服從權威,倘若真的發生網路事件,孩子也會因為害怕被責罵而不敢跟父母說,最後恐陷入孤立無援的窘境。
2.尊重而不貶低
各類型的網路危機、事件,其實平時就可以和孩子討論、互動,一起建立關係和適當的價值觀,而不是事情發生之後才找孩子來「問話」。但如果發現小孩遭遇疑似網路誘拐、數位性騷擾或性暴力的情形,或可能有潛在風險時,不應藉機貶低孩子。 鄧惠文表示,以往遇到的個案中,就有加害者佯裝是演藝圈經紀人,稱可幫少女圓明星夢,實則是想要獲取青少女的私密照。然而當孩子跟父母反應這類的事件時,父母卻說:「妳長這個樣子怎麼可能!去照照鏡子吧!」等話語中傷小孩,卻沒有解釋可能的危險,或和孩子一起驗證這件事情的真偽。 假如孩子不幸受害,家長或監護人也不要用「早就跟妳說要小心吧!」、「妳真笨真天真!」等破壞孩子自尊的話語溝通。
3.主動同意,而非「你本來就該保護好自己」
平日我們可以給孩子的觀念是:「在各類關係中,皆需要你主動、積極、明確的同意,對方才能進到你所劃設的界線內,若對方還是違反你的界線,那可恥的是對方,絕對不是妳!」也千萬不要認為:「我沒有守好我自己,所以我是可恥的」。 父母也須了解,危機發生後,我們要試著理解和支持、了解孩子受傷害的心理,並以「重獲自主權」為指導原則,給孩子再有決定權的機會。 畢竟,在事發後,對青少年有過於權威的介入,常會導致反效果,例如父母對於孩子的態度是:「事情被你搞成這樣,你還想自己決定什麼?」、「現在開始你什麼都不許說、不要出聲了!」或「現在你聽爸媽的決定就好,你已經失去發言的權利!」,這些其實都是二度傷害,孩子在很脆弱的情況下又遭受家長嚴厲的介入,孩子就會覺得「果然我不值得被尊重、我不能擁有自己的決定」,孩子對此只會更加難過。
4.以「認識危機本身」取代「粗暴的禁止與恐嚇」
預防勝於治療,平常我們就可以跟孩子分享、討論危機案例,例如看到相關的新聞事件,以很自然的方式跟孩子討論事情始末,為何會發生這種狀況?事件中的人性弱點、加害者常用的話術為何? 若孩子回答不太正確的概念,我們也不要急著去否定,而是應該引導他思考、輔以多元角度去跟孩子討論。
記住,不要用粗暴的話語恐嚇小孩,例如:「網路上都是壞人啦!所以你不要再上網和別人聊天了!」,但父母自己可能也清楚,網路上並不是都是壞人,這種態度反而會讓自己的話語很沒有信服力。
還有哪些具體的做法可以嘗試?
有些父母反應,與社會事件有關的新聞何其多,有時跟孩子分享,討論,他們也未必會有興趣,若想平時就提升兒少對防制數位性騷擾、性暴力的覺知,還可以怎麼做呢? 鄧惠文建議。父母可以去留意與孩子年齡、背景相仿的社會事件,小孩關注的機會便可能提高。但父母也需挪出時間,去瞭解、消化、反思這類的社會事件。
在態度上,仍然以尊重孩子做為基礎,該有的態度應該是「你平常已經做得很好了,我只是在旁協助你做的更好,讓你有更多反思的機會!」並多以欣賞、讚美等正面態度鼓勵孩子。
此外,在和孩子對話時,也不要給出自己預設的態度,先問問看孩子怎麼想,為什麼會這樣想?因為孩子剛開始可能會告訴你一些其在朋友周遭聽到的聲音,或是比較次文化的想法。 身為父母,此時不要被孩子的觀點嚇到,在聽完孩子的見解後,可適時的引導他,讓孩子知道社會當前的看法,以及值得我們反思的地方,若要孩子注意自身安全,也可以用正向鼓勵的方式切入,例如:「知道你是個很善良、很熱心助人的青少年,但外面現在的網路危機事件層出不窮,因此我們還是要多加留意!」
切忌不要用「我看你一副就是會被騙的樣子啦!」、「你的行事風格一直都很危險、令我擔心!」這種否定、負向的說法向孩子提出建議。
鄧惠文最後也提醒父母,我們不要預設小孩子一定不懂某些議題,或覺得孩子觀念跟我們不同步,就要以監督、控管的方式對待小孩,如果跟孩子的溝通關係破裂,再多的監控也是徒勞。
因此試著傾聽、了解孩子的價值觀,再適時的給出反饋,加深孩子反思的機會,都是父母可以參考的方法。也可和孩子一起學習、設法提升溝通的品質,這樣孩子才更有可能以較完備的知識、較多元的思考角度來完善面對危險的能力。
欲觀看完整影片,可至台灣展翅協會YouTube官方頻道觀看: